推動審計監督與國資監督貫通協同
甘肅省審計廳、省國資委聯合印發《甘肅省審計監督與國資監督貫通協同工作辦法(試行)》,進一步加強協作配合,形成監督合力,提升監督效能,促進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
《辦法》明確,省審計廳、省國資委立足各自監督職能,著力構建機制共建、資源共享、整改共督等方面的貫通協同工作機制。全面梳理審計監督與國資監督貫通協同事項,厘清工作難點、堵點,將有效做法固化成制度辦法。省審計廳在制訂年度省級重點審計項目計劃階段,就省屬企業審計項目計劃安排和審計重點等事項征求省政府國資委意見,省政府國資委根據工作實際提出意見建議,相互抄送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國資監督計劃。省審計廳企業審計處和省國資委監督稽查處作為貫通協同工作機制牽頭聯系部門,負責對接聯系和溝通協調,配合開展工作。
雙方及時轉送關于省屬企業審計的報告以及有關國資監管和國企改革等方面政策、制度、工作要求、企業重要整合重組等有關信息,聚焦企業突出問題,嚴格審計監督,促進企業規范管理。省國資委積極有效運用審計結果,將審計結果以及整改情況作為加強企業監管的重要參考和對企業領導班子、領導人員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細化壓實雙方整改責任,針對審計整改中存在的涉及體制機制、歷史遺留以及其他疑難問題,加強與被審計企業會商分析,研究提出整改建議,推動問題整改到位;對分階段和持續整改的問題,及時交換意見,跟進整改進展情況,確保真整改、改到位。
“三個立足”提升企業審計質效
山東省青島市審計局以“三個立足”加強企業審計,切實提升審計質效。
立足守正創新,堅持審深審透。在市屬國有企業經責審計中實施“業務+數據”雙主審模式,發揮大數據全面比對分析、精準發現疑點優勢,破解企業數據量大、子公司多、業務繁雜等難點,將審計監督全覆蓋落到實處。圍繞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企業重大經濟事項、重大風險隱患等,針對數據分析疑點,核查國企改革任務、重大經濟事項等。
立足反腐倡廉,堅持敢審從嚴。圍繞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和遵守廉潔從業規定方面,關注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執行、領導干部履職盡責、公務經費管理制度建設及執行等情況,以審計監督有效推動廉政建設、規范權力運行。
立足防治結合,堅持推進整改落地見效。通過對整改臺賬跟蹤檢查,逐一銷號,督促企業及時收回經營分紅,盤活工業用地。同時圍繞審計查出問題背后的體制障礙、機制缺陷和制度漏洞等,與被審計單位共同研究,通過健全完善企業“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資產評估管理辦法、采購招標管理實施辦法等長效機制,鞏固整改成果,實現標本兼治。
開展國有企業產業布局優化及資源整合審計
江蘇省南京市審計局多措并舉開展國有企業產業布局優化及資源整合專項審計調查,助力該市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健康發展。
構建系統研究思維,深化研究型審計質效。審前,組織審計人員認真研讀中央關于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重大決策部署,梳理該市近年來出臺的關于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政策文件,吃透精神和政策要求,找準審計的發力點和著力點,從產業布局、資源整合、風險防范、監管體系建立等維度制定審計工作方案,明確審計內容和審計重點。
緊扣改革發展目標,關注重大政策落實情況。以產業布局優化為抓手,圍繞增強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政策要求,審查國有企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數字化轉型再提升情況、產業鏈強鏈補鏈任務完成和實施績效情況;圍繞增強國有企業核心功能的政策要求,審查國有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和發展情況、產業強市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科技創新能力發展及長效機制建立情況。以資源整合為抓手,圍繞主業更突出、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更高的政策要求,審查國有企業聚焦主責做強主業情況、資產盤活和資源整合情況、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平臺資源整合和提質增效情況。
立足經濟監督主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聚焦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領域,按照“政治—政策—項目—資金”主線開展審計。檢查國有企業重大項目投資建設運營、重大對外投資、重大資金使用、重大資產管理、對重點子企業的監督管理等情況,審查是否履行規定的決策審批程序、過程是否合規、是否達到預期效益、是否落實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管理,從促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角度找準問題癥結,揭示存在的風險隱患和違規違紀問題,促進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
聚焦市區兩級國企,建立國企審計大監督格局。貫徹市委、市政府深入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總體部署,同步對市區兩級國有企業進行審計。檢查市區兩級國有企業的合資合作情況,審查是否通過建立對接機制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的協同;檢查市區兩級國有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產業的布局和投資情況,審查是否存在分散投資、重復低效投入和資源浪費情況。通過建立國企審計大監督格局,推動國資系統內資源整合,構建全市國資國企監管一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