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縣三級聯動全力打好“韋帕”臺風防御戰
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于7月20日17時在廣東江門臺山海宴鎮登陸后,于當天20時以強熱帶風暴級在陽江海陵島沿海再次登陸,并于7月21日6時抵達遂溪縣,抵達時中心最大風力達8級(風速20米/秒)。遂溪縣始終秉持“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的工作要求,全縣各級部門與廣大干部群眾嚴格依照“平急轉換”機制,迅速且有序地投入到防風防汛工作中,齊心協力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筑起堅實防線。
高位推動,織密防風“責任網”
應急響應啟動后,遂溪縣委書記駱華慶先后多次主持召開防風調度會,第一時間傳達省、市防臺會議精神,對監測預警、人員轉移、隱患排查等關鍵環節進行精準部署。縣四套班子領導分赴16個鎮街坐鎮指揮,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全面投入防風一線,形成“縣領導包鎮、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的三級責任體系,確保防風指令直達基層末梢。
科學防控,跑出應急“加速度”
遂溪縣三防辦、氣象臺、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合署辦公,實行一體化運行,全天候24小時值守,精密監測臺風位置、大小、強度、移動方向和路徑等,及時研判和處置災害風險,打好臺風防御提前量。縣三防辦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對海灘、水庫、易澇點等重點部位進行“遠程視頻巡查”,實時會商研判風險。全縣16個鎮街的衛星電話、370Mhz對講機全部測試暢通,打通指令傳達“最后一公里”。
精準施策,筑牢安全“防護墻”
遂溪縣堅決落實“六個百分百”的硬核措施和“六個停”硬性要求。海上安全方面,4828艘漁船全部在港避風,281個海洋牧場的97名作業人員全部上岸,農業農村部門和各鎮街聯合加強漁港巡查,嚴防臺風期間違規出海;人員轉移方面,堅持“應轉盡轉,不落1人”原則,在臺風來臨前,鎮村干部針對危房、地質災害隱患點、暴潮高危區等危險區域需轉移的2210名群眾全部進行“一對一”安全轉移撤離,縣三防辦同步對轉移人員情況進行動態核查。水利工程方面,水務部門實行24小時水位監測,60宗中小型水庫、7宗萬畝以上江海堤圍、10宗中型水閘的“三個責任人”全部上崗,實時調度泄洪,確保不超汛限;城市安全方面,城綜部門統一對道路鐵皮圍擋、鐵馬、水馬、大型廣告牌、行道樹等基礎設施采取拆除或加固措施,對3處內澇點提前預置排水設備;建筑安全方面,住建部門已對14臺工地塔吊全部加固、降節;242處危舊房落實“一戶一策”防護措施。
應急保障,打造救援“強后盾”
縣三防指揮部滾動抽查調度各鎮街防風工作措施落實和值班值守情況,及時掌握鎮街防汛防風實況及災情險情信息,并針對可能受災影響較大的鎮街及重點部位前置300平方米土工布、5000個編織袋等救援物資,緊急集結58支救援隊1521人全天候待命,404個應急避難場所準備就緒。
全力救災,按下災后“恢復鍵”
臺風過境后,遂溪縣迅速從防御轉入救災重建階段,組織交通、電力、通信等部門成立搶修突擊隊,優先恢復道路、供電、通信等生命線工程,累計出動搶通人員120人次,養護作業車輛37車次,共計清理水溝1500米,清理路面淤泥150立方米,清理倒伏路樹94處,修復電路5條。
在這場與臺風“韋帕”的激烈較量中,遂溪縣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筑牢了防御臺風的堅固防線,展現了強大的應急能力和堅韌的拼搏精神。下一步,遂溪縣將繼續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提升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在新的征程上續寫安全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