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永遠跟黨走”暨“致敬南粵豐碑”英烈故事進校園活動成功舉辦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9月10日,由中共廣東省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廣東省軍區政治工作局、星海音樂學院等單位共同主辦的“老兵永遠跟黨走”暨“致敬南粵豐碑”英烈故事進校園活動在星海音樂學院成功舉辦。
中共廣東省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創及星海音樂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陶陌出席活動并致辭,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成員、駐廳紀檢監察組組長唐永漢,黨組成員、副廳長董仲琪及廳機關各處室、省服務中心負責同志,省委宣傳部、省軍區政治工作局有關負責同志,星海音樂學院在家院領導、二級院(系)黨總支書記、優秀教師代表及大一新生等900余人參加活動。
王創指出,廣東作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具有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敢為人先、愛國奉獻”的精神基因早已融入每一寸土地、每一代廣東人的血脈。強調要把學校當作傳播真理、鑄就信仰的前沿陣地,引導青年學子將個人成長軌跡與國家發展大局緊密結合,以英烈精神為指引,做英烈故事的精彩“講述人”、做英烈精神的忠誠“守護人”,做關愛英烈的真誠“暖心人”,做紅色基因的堅定“傳承人”,讓烈士“重”起來、“活”起來。
陶陌表示,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星海音樂學院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的合作,以共建實踐課堂、共育時代新人、共創文化精品等形式,共同打造具有示范效應的紅色教育實踐模式,讓青年學子深刻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錘煉“腿肚子不抖、腰桿子不彎”的民族風骨,推動文化自信與民族精神代代傳承。
活動中,來自全省6個烈士陵園的優秀英烈講解員和“紅色守碑人”,聲情并茂講述了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階段廣東英烈們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英勇犧牲的英雄壯舉和故事,搭建起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橋梁,將英烈們以血肉之軀、實際行動履行使命的犧牲和對民族、家國的赤誠之情生動再現,帶領大家一起緬懷英烈、學習英烈、致敬英烈,讓青年學子在鮮活的英烈故事中觸摸歷史溫度,從革命先輩的奮斗足跡里汲取前行力量,在銘記歷史中堅定理想信念,在緬懷先烈中涵養愛國情懷,讓紅色血脈在青春的賽道上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學子們為英烈無私奉獻和英勇犧牲精神無比感動,紛紛表示要銘記英烈事跡,繼承英烈遺志,傳承英烈精神,努力學好本領,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貢獻。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是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烈士褒揚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全省英烈講解員隊伍建設成果轉化的一次重要實踐,是構建“政府主導、學校主體、社會參與”英烈精神弘揚新格局的有益探索,為大力弘揚南粵英烈精神,塑造“致敬南粵豐碑”烈士褒揚品牌,推進廣東烈士褒揚工作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注入強大動力。